成语拼音: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成语出处:汉 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繁体字形:疾惡若讎
英文翻译:Evil is like a foe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雠:1.校对文字。2.“讎”,也作“仇(chóu)”的异体字。
“疾恶若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痛恨坏人坏事就像对待仇人一样。比如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立马站出来制止,这就叫“疾恶若雠”。这种态度是不是太极端了?其实不然,它更像是一种对底线的坚守,就像有人看到同事在办公室搞小动作,宁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也要指出问题,这种行为反而能帮团队避免更大的损失。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这么复杂,“疾恶若雠”会不会显得太较真?举个例子,社区里有个老太太每天盯着乱扔垃圾的人教育,开始大家都嫌她烦,结果三个月后小区环境真的变好了。这说明对恶习的零容忍,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投资。不过要注意方法,与其当面硬怼,不如学学隔壁老王——他发现邻居总在楼道堆杂物,直接搬来两盆绿植笑着说:“这儿放点花草,大家上下楼看着多舒心!”
我总觉得,“疾恶若雠”最可贵的是那份行动力。就像历史上包拯办案时,哪怕面对皇亲国戚也敢掀桌子查到底。但咱们普通人不需要那么戏剧化,见到有人插队时多说句“麻烦排队”,发现虚假宣传时多留个证据举报,这些小事累积起来,社会正气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毕竟,对恶的纵容就像给杂草浇水,而对善的坚持才是培育花园的养料。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特意用了“雠”这个字。雠原本指对答,后来演变成仇敌的意思。这恰恰说明,对抗恶行不是单方面的发泄,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对话。就像现在很多消费者遇到欺诈行为,不再忍气吞声,而是保留证据、理性维权,既维护了自身权益,也倒逼商家改进服务——这才是现代版的“疾恶若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