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yán jù sè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辄跪于家庙之前,痛自督责,说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诲……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疾言倨色

英文翻译:look fierce and talk boisterously

疾言倨色的意思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倨:傲慢:前倨后恭。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成语评论

疾言倨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疾言”是说话又快又急,“倨色”是脸色傲慢。合起来就是“说话急躁、态度傲慢”的意思。比如同事小王刚接手新项目,压力大得冒汗,领导却一拍桌子:“这点事都搞不定?明天必须出方案!”这种场景下,领导的行为就是典型的“疾言倨色”。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说话?其实背后往往藏着焦虑或掌控欲。就像家长辅导作业时吼孩子:“这么简单都不会?”,看似在批评,实则是担心孩子落后。但这样的沟通方式,反而容易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

上周我在咖啡馆遇见个例子。一位顾客因为等餐太久,突然提高嗓门对服务员说:“你们店效率太差了!把经理叫来!”周围人都被这架势吓一跳。其实如果换成“您好,我等了四十分钟,能帮忙催下单吗?”,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让服务员难堪。

关键点在于:疾言倨色真能解决问题吗?根据我的观察,80%的情况会适得其反。比如朋友间借钱,如果债主冷着脸说“今天必须还钱,别找借口”,借钱的人可能会因羞愧而逃避。但若说“我知道你最近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反而更容易推进事情。

有趣的是,现在年轻人开始用新方式化解这种情况。有次看到实习生被甲方指责方案不行,他没急着反驳,而是说:“您提的这点特别重要,我们马上细化这部分,您看周二前给新版如何?”这种“以柔克刚”的应对,反而让甲方态度软化下来。

说到底,语言就像镜子,照出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老祖宗留下“疾言倨色”这个词,或许就是想提醒我们: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毕竟没有人愿意面对冷脸和指责,但谁都愿意被尊重和理解。下次要发火前,试试先深呼吸三秒,说不定就能避免一场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