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yán jù sè

成语解释: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繁体字形:疾言遽色

英文翻译:very much ruffled , one sputters one 's words

疾言遽色的意思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遽:1.匆忙;急:匆遽。急遽。2.立即;赶快:情况不明,不能遽下定论。3.惊慌:惶遽。4.姓。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成语评论

疾言遽色”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形容一个人说话急躁、神色慌张的样子。比如,同事小张因为项目进度延迟,突然对着团队喊:“你们到底在干什么?这点事都做不好!”他眉头紧锁,手指不停敲打桌面,这就是典型的“疾言遽色”。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表现出“疾言遽色”?其实这背后往往藏着压力和焦虑。比如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如果反复讲题孩子依然听不懂,可能会忍不住提高音量:“你怎么就是不明白!”这种瞬间的情绪爆发,看似针对他人,实则是自身无力感的宣泄。

那么,遇到他人“疾言遽色”该怎么办?举个例子:餐厅服务员不小心打翻饮料,顾客立刻拍桌子指责。此时经理走过来,没有争辩对错,而是先递上纸巾说:“实在抱歉,我们马上为您处理。”短短一句话,既化解了冲突,也避免了双方陷入情绪对抗。你看,冷静的回应往往比激烈的反应更有力量。

有人好奇: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不一定。比如电视剧里,主角发现重要线索时突然激动地喊:“原来凶手是他!”虽然语速快、表情急,但这里更多是强调“恍然大悟”的戏剧性,而非指责他人。语境不同,成语的色彩也会变化。

我个人认为,“疾言遽色”就像一面镜子,既照见说话者的情绪状态,也考验倾听者的应对智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急赤白脸的时刻,但若能多给自己三秒钟深呼吸,或许就能把“疾言遽色”转化为“和颜悦色”。毕竟,疾风暴雨式的沟通,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

下次当你感觉要脱口而出激烈言辞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先把语速放慢一半,再把音量降低两度。你会发现,同样的内容用平和的语气说出来,对方反而更容易接受。语言是桥梁还是利剑,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