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fēng sǎo luò yè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所向无阻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
繁体字形:疾風掃落葉
英文翻译:The wind swept the leaves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扫:[sǎo]1.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地。扫房。2.除去;消灭:扫雷。扫盲。3.很快地横掠过去:扫射。扫视。4.全部;所有的:扫数归还。[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等。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叶:[yè]1.叶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复叶。2.某些像叶子的薄片:铜叶。扇叶。3.同“页”。4.较长时期的某一段:20世纪中叶。[xié]和洽。常指声音的调谐:叶声。叶韵。
“疾风扫落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猛烈的风迅速卷走地面堆积的落叶,实际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或改变现状时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状态。比如:“公司改革初期阻力重重,但新上任的CEO以疾风扫落叶之势调整架构,三个月内便扭亏为盈。”这种场景下,成语既体现了行动的果断,又暗示了结果的彻底性。
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解决难题”而不是“普通行动”?关键在于“疾风”和“落叶”的象征意义——前者代表强大的推动力,后者则指向看似复杂却本质松散的问题。例如社区垃圾分类推行困难时,政府通过智能设备投放+志愿者入户讲解的组合策略,像一阵疾风般化解了居民多年养成的习惯阻力。这说明成语的核心在于“用高效手段突破惯性困境”。
从个人视角看,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尤为适用。我曾见证某团队用“三天集中攻坚法”解决拖延半年的系统漏洞:所有成员切断外部联系,白板上列出189条待办事项,像秋风卷落叶般逐条攻克。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当积累的问题形成“落叶层”,持续的小修小补不如集中火力突破。
有人疑惑:使用这种“强势手段”会否引发副作用?观察历史案例能获得启发。北宋王安石变法犹如疾风,短期内推行青苗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确实快速改善了财政状况,但部分政策缺乏缓冲期,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可见“扫落叶”的前提是明确区分哪些是真正的“枯叶”,哪些是仍需保护的“新芽”。
将这个成语延伸至日常生活,会发现它与“断舍离”理念异曲同工。就像整理衣柜时,果断捐出三年未穿的旧衣,远比反复纠结“也许哪天会穿”更能释放空间。这种思维模式传递的不仅是效率,更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清醒认知——有些堆积的问题,需要的不是耐心,而是起风时刻的勇气。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疾风扫落叶”被赋予了新内涵。某科技公司淘汰传统纸质流程时,没有采取渐进式改革,而是直接搭建云端协作平台,要求全员两周内适应新系统。这种看似激进的转变,实则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时间窗口。当变革的东风已起,等待只会让“落叶”越积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