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ái
  • miàn
  • shū
  • l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i miàn shū láng

成语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白面书生”

繁体字形:白靣書郎

英文翻译:an inexperienced youth

白面书郎的意思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成语评论

哎哟,老铁们,今天咱们唠唠“白面书郎”这成语!先给大伙儿举个栗子:小明虽然是个985毕业的高材生,但进了公司连打印机都不会用,同事偷偷笑他是“白面书郎”——说白了,就是学问一堆,实战抓瞎。这词儿啊,形容那些读了一肚子书却不懂实际操作的“理论派”。

这时候有人可能问了:“那这成语和‘书呆子’有啥区别啊?”嘿,问得好!区别就在“白面”俩字上——白面书郎不光指死读书,还带点儿“温室花朵”的意思。比如古代故事里,有个书生下乡赈灾,结果被村民骗光了粮食,自己还觉得“以德服人”就能解决问题,这不就是典型的白面书郎嘛?

说到这儿,咱得插句个人看法:现在的教育啊,确实容易培养出这类人。我表弟就是个活例子,能背元素周期表却分不清韭菜和葱。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个人。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关键还是得把知识和脚底板结合起来用。

再举个反例你就明白了:隔壁王姐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人家在菜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年,现在开了三家连锁超市。这故事告诉我们啥?实践才是真功夫!就像炒菜不能光看菜谱,得真下锅颠勺才行。

可能还有人纳闷:“那怎么避免当白面书郎呢?”简单!三个字——接地气。你看那些真正的大佬,哪个不是理论+实操两手抓?就拿自媒体行业说,光会写爆款标题没用,还得懂拍摄、剪辑、粉丝互动,这才是新时代的“六边形战士”。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读书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为了解决问题。白面书郎这词儿听着刺耳,但换个角度看也是个提醒——别让知识困在书本里,要让它长出手脚来干活儿。未来的世界啊,既要脑瓜子灵光,也得手上功夫硬,这才是真正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