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shǒu zhī xīn
成语解释:老年时的壮志。
成语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老年人
繁体字形:白首之心
英文翻译:ambition of the elderly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聊“白首之心”这个成语。说白了,它形容人年纪大了,但心态依然像年轻时一样有冲劲儿。比如老张退休后非要学编程,邻居说他“白首之心未改”,他嘿嘿一笑:“活到老学到老嘛!”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例子?
等等,白首之心到底指什么?核心问题来了:它到底是夸人还是单纯描述年龄大?嗐,这得看语境!比如李奶奶七十岁还报名马拉松,大伙儿夸她“白首之心令人佩服”,这就是正面例子;但要是老王非跟年轻人比熬夜打游戏,可能就变成“白首之心用错地方”的调侃了。
要我说啊,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这种精神。前两天刷到个新闻,八十岁大爷直播教书法,粉丝直呼“这才是真正的白首之心”。你品,你细品——年龄压根不是追求热爱的门槛,重点在“心气儿”二字。
突然想到个反常识的观点:白首之心其实和年龄没必然联系。有些年轻人早早没了干劲儿,反而该被提醒“别年纪轻轻就丢了白首之心的魄力”。就像我表弟刚工作两年就躺平,我怼他:“你这心态比我家楼下遛鸟的大爷还老成!”
话说回来,保持白首之心有啥秘诀?个人觉得关键在“别给自己设限”。隔壁王叔六十岁开始学钢琴,现在能弹《致爱丽丝》了。他总说:“手指头能动,脑子能转,凭啥不能尝试?”这话糙理不糙,把白首之心的精髓整明白了。
最后提个醒,白首之心可不是让人盲目逞强。就像登山要量力而行,七十岁非要挑战珠峰那叫冒险,但每天坚持晨练就是智慧。说到底,心态年轻和认清现实根本不冲突,反而能让银发生活更有滋有味。只要那股子热乎气儿不灭,人生处处都是新副本等着开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