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shǒu bù yú
成语解释: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成语出处:《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信念等
繁体字形:白首不渝
英文翻译:Bai Shoubu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渝:1.改变(多指态度或感情):始终不渝。坚贞不渝。2.重庆的别称。3.姓。
哎哟喂,说到“白首不渝”这成语,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白头到老”对吧?但其实它的意思更广,说白了就是“从年轻到老都不改变心意”。比如:“老张两口子从插队知青到退休教师,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但那份互相扶持的心啊,真叫一个白首不渝!”你看,这例子是不是立马让人联想到时间的考验?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爱情吗?”当然不是!你品,你细品:“老王在山区支教三十年,工资微薄环境艰苦,但他对教育的坚持简直是白首不渝的典范。”这不就拓宽了使用场景吗?无论是理想、信念还是承诺,只要经得起岁月打磨,都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白首不渝”会不会显得老套?我倒是觉得,现在反而更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年轻人创业:“别看小陈现在公司才三个人,他对绿色能源的执着劲儿,保不齐就是下一个白首不渝的行业标杆。”这不就妥妥把传统成语用出新味道了?
有人可能要杠:“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白首不渝还有现实意义吗?”要我说啊,这成语重点在“不渝”而不是“白首”。就像老李头养流浪猫,二十年如一日,哪怕自己住老破小,这份善意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不渝”吗?说白了,核心是那份始终如一的坚持。
换个角度想,这成语其实藏着人生智慧。拿传统文化传承来说:“非遗传承人刘师傅,为复原失传的漆器工艺,愣是耗了大半辈子,这种白首不渝的劲头,让老手艺活出了新生命。”你看,这种案例既符合成语本意,又带出了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多带劲!
说句掏心窝子的,现在流行“快餐式”生活,但总有些东西值得用时间去沉淀。就像我邻居吴阿姨,坚持每天给社区老人送早餐,风雨无阻整十年。这要让我形容,绝对配得上“白首不渝”四个字——虽然她头发还没白,但那份心意早就超越时间啦!
说到底,“白首不渝”不只是个成语,更像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最珍视的东西。不管是感情、事业还是信念,能找到值得坚守的方向,本身就是种幸福。就像老话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