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n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nián bú yù

成语解释:上百年也碰不到。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很难遇见

繁体字形:百年不遇

英文翻译:not occur even in a hundred years

百年不遇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遇: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百年不遇”这个成语,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这得是多稀罕的事儿啊?”其实它的核心意思就是“极其罕见”,甚至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一次。举个例子,有人总说“百年不遇的洪水”,结果去年老家还真被淹了——这时候乡亲们一边划船一边嘀咕:“说好的百年一遇,咋感觉这几年越来越频繁了?”(笑)不过这事儿得科学解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确实让某些“低概率事件”变得常见了。

等等,那“百年不遇”只能用来形容坏事吗?当然不是!比如你家门口突然开了家网红奶茶店,排队的人绕了三条街,这时候就能调侃一句:“这阵仗,真是百年不遇啊!”或者朋友突然中了彩票头奖,你也能拍他肩膀:“兄弟,你这运气简直是百年不遇!”你看,语境一变,味儿就对了。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人们总爱用“百年不遇”呢?我琢磨着,这词儿自带一种“见证历史”的仪式感。比如去年某科技公司研发出脑机接口技术,媒体立马标题党:“百年不遇的突破!人类即将进入新纪元!”虽然实际应用还早,但大伙儿一听就觉得:“哇,活久见啊!”

这里插个冷知识:其实“百年不遇”的数学概率大概是1%左右。但现实往往不按概率出牌,就像你永远猜不到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比如我老家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去年居然开出了双色花,村里老人直呼:“活了大半辈子,这才是真正的百年不遇!”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哈: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感觉“百年不遇”的事儿好像变多了。其实未必是事件本身更罕见,而是传播速度让更多人知道了。就像古人可能一辈子没见过火山喷发,但现代人刷个手机就能围观冰岛火山直播——要我说,能见证这么多“百年不遇”,咱们这代人还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百年不遇的造句

  1. 造句 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迫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2. 造句 今年村里闹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灾。
  3. 造句 百年不遇的洪水将整个小山村全部淹没了。
  4. 造句 同时,听以前的老同事说,宁波也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雪,一步迈出去,雪就盖住脚肚子了,还兴致昂然地拍了不少照片。
  5. 造句 哈利波特是百年不遇的一次奇观。
  6. 造句 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坝却仍然安如泰山。
  7. 造句 今年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西南地区尤为严重。
  8. 造句 对于缝纫机企业而言,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以往的处于经济平稳时期所定下的发展策略已经行不通。
  9. 造句 什么东西每分钟一次,每片刻两次,但一百年不遇。
  10. 造句 在那次百年不遇的洪水中,是解放军从水中救出我们全家,还帮助我们重建家园,他们的恩情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