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ěng
  • jié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ěng yī jié shí

成语解释:省:节约;节:节减。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成语出处: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省衣節食

英文翻译:Diet without clothes

省衣节食的意思

省:[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省衣节食”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派,但放到今天的生活里依然很实用。比如小李刚毕业工资不高,每天带饭上班,周末自己动手修家具,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这叫省衣节食,先把基础打好才能跑得更远。”你看,这词儿是不是瞬间接上了地气?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还有必要刻意省钱吗?其实关键不在省本身,而是对资源的清醒认知。就像小陈用旧牛仔裤改背包,省下的钱报了编程课,三年后工资翻倍——这种“省”本质上是对未来的主动投资。

记得邻居张阿姨总把孙子穿小的衣服改成坐垫,社区有人笑她抠门。但去年疫情封控时,她家靠着这些手工品在业主群换到了急需的药品。这让我想到,省衣节食的智慧,有时候就像给生活系了根保险绳。

年轻人现在流行“断舍离”,表面看和省衣节食相反,其实内核相通。同事小王每月清理衣柜,把五年没穿的衣服卖掉,用这笔钱买了电子阅读器。他说:“腾空间和攒钱是一体两面,都是为了让好东西流动起来。”这个角度倒是挺新鲜的。

要说个人看法,我觉得省衣节食就像炒菜放盐——太少没滋味,太多齁得慌。见过有人为省钱天天吃泡面把身体搞垮,这就本末倒置了。真正的节俭应该带着脑子,比如我去年开始用记账APP,发现砍掉会员自动续费这项,一年能多存两个月房租,这种精准节流可比盲目省钱聪明多了。

说到底,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不是教人当苦行僧,而是传递“量入为出”的生活哲学。就像爬山时整理背包,既要带够补给,又不能负重太多。找到这个平衡点,才算真正读懂了古人藏在四个字里的生存智慧。

省衣节食的造句

  1. 造句 我母亲吃尽万苦把我抚养大,省衣节食供我上学。
  2. 造句 朱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看来她又要省衣节食了。
  3. 造句 为了这双儿女,他们省衣节食,一件衣服穿了七八年,李晓娟患了8年的脑瘤根本没钱开刀。
  4. 造句 在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省衣节食,每花掉一分钱,都要细细地斟酌半天。
  5. 造句 为了治病,刘大姐只好省衣节食,除了保证儿子每餐能吃上一个鸡蛋外,两夫妻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用冰片糖就着白饭吃。
  6. 造句 甚至刚毕业工作一年半载的小年青,手中积蓄还不足几万元,也要“省衣节食”去买房。
  7. 造句 企业破产后,全家仅靠妻子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老陈戒掉烟酒、省衣节食,却从未放弃古瓷情结。
  8. 造句 她透露,考虑到物价今后一定会上涨,所以待老大一毕业,两口子还没缓过神来,就又开始了勒紧裤腰带、省衣节食的清贫生活。
  9. 造句 此类网络游戏的玩家大多为刚工作的年轻人和大中专学生,为了购买高级装备,有些人省衣节食,有些则动起了歪脑筋。

"省衣节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