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èng
  • jié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èng mù jié shé

成语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成语出处: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瞪目結舌

英文翻译:be struck dumb

瞪目结舌的意思

瞪: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圆了。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成语评论

哎哟喂,你听说过“瞪目结舌”这词儿吧?咱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第一次看到自家娃在台上跳街舞,动作利落得跟专业演员似的,整个人直接愣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舌头打结半天说不出话——这可不就是标准的“瞪目结舌”现场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词儿和‘目瞪口呆’有啥区别啊?”好问题!咱打个比方,你突然发现同事小王居然是隐藏的围棋高手,这时候用“目瞪口呆”更强调震惊,而要是小王当场用左手跟你下棋还赢了,保准能让你“瞪目结舌”——毕竟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这冲击力可不是盖的。

记得去年公司年会吗?市场部小李穿着汉服上台跳《极乐净土》,台下同事们那个表情啊,真是绝了!有人手里的瓜子都掉地上了还浑然不觉,前排的老王举着手机录像,结果愣是忘了按录制键。要我说啊,这种集体懵圈的名场面,用“瞪目结舌”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让人真正惊掉下巴的事儿可不多了。前两天我邻居大姐说,她家猫会自己开冰箱拿酸奶喝,当时我那个反应啊——嚯!您猜怎么着?后来发现是熊孩子捣的鬼。这事儿提醒咱们,生活中那些看似“瞪目结舌”的瞬间,说不定藏着意想不到的真相呢。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自带画面感。就像上周我在火锅店看见的场面:隔壁桌大哥把整盘辣椒倒进清汤锅,旁边服务员的表情瞬间凝固,眼珠子差点瞪出眼眶——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版表情包吗?所以说啊,语言这东西真有意思,四个字就能让人脑补出八百场大戏。

最后唠叨一句,下次遇到让你“瞪目结舌”的事儿,别光顾着发愣。掏出手机拍个短视频,说不定还能赶上最新热点呢!这年头啊,连惊讶都得讲究个时效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瞪目结舌的造句

  1. 造句 瞪目结舌,释迦不得不佩服起村长的表演天赋了,就这么一小会,居然接连变幻了三次脸。
  2. 造句 管静听到了他这么一解释,也是忍不住瞪目结舌,没有想到宇文炎彬竟然会把这种妖孽般的人物请出来,看来他为了杀死自己,还真的不惜一切代价。
  3. 造句 吴小影听到后惊得瞪目结舌,狠狠地骂道:“沙想河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真是该死!”。
  4. 造句 办公室里的另外几位加上我都已经瞪目结舌了,而且还很不厚道的想等着大头继续说,根本就没有要回避的意思。
  5. 造句 陈浩宇瞪目结舌听着宋斌说的话,咽了咽嗓,说道:“为什么?”。
  6. 造句 山岭外面,龙斌等人也看得瞪目结舌,吓得头发都快炸开了。
  7. 造句 等到若干年后张国成偶然了解原来如此如此,只是瞪目结舌、然后苦笑一回!这还罢了。
  8. 造句 雷老大他们听到这样的响声,皆是瞪目结舌,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9. 造句 台下的观众一个个惊得瞪目结舌。
  10. 造句 女警察瞪目结舌了,张天杰太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