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làn hǎi kū
成语解释: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语出处: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状语;用于盟誓
繁体字形:石爛海枯
英文翻译:till seas run dry , stones crumble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石烂海枯”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从神话里蹦出来的,对吧?它字面意思是“石头烂掉,海水干涸”,但实际想表达的是“永远不变”或“时间久远到难以想象”。比如有人会说:“就算石烂海枯,我对你的承诺也不会变。”这句话是不是瞬间让人觉得特别坚定?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石头和海来比喻“永远”呢?其实古人观察自然时发现,石头和海洋几乎是永恒的象征——石头坚硬难摧,海水无穷无尽。把“不可能发生的事”和“永恒”结合起来,反而让人更容易感受到那种“超乎现实”的决心。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门口修鞋的老张,三十年如一日守着摊位。邻居们都说:“老张这手艺,怕是石烂海枯了也不会下岗。”这里既夸了老张的坚持,又带点幽默感——毕竟现在修鞋匠确实越来越少见了。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成语用在当代需要点新意。比如科技公司宣传数据存储技术时会说:“我们的云端备份,石烂海枯也不会丢失文件。”这种反差用法反而让老词焕发新生。语言本来就是活的,关键看怎么用出心意。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让你用“石烂海枯”形容现代人的某个习惯,你会选什么?刷手机?喝奶茶?还是熬夜?试着换个角度,老成语也能碰撞出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