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kǒu dà mà
成语解释:破:冲开。指满口恶语骂人。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茶房未及开口,那女人已经破口大骂起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破口大駡
英文翻译:shout abuse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破口大骂”到底是个什么场景?想象一下,有人因为快递被邻居错拿,站在楼道里叉着腰吼:“哪个不长眼的拿了我的包裹?”声音大到整栋楼都能听见——这就是典型的破口大骂。这种情绪爆发往往伴随着激烈的言辞和失控的语气,像突然炸开的烟花,瞬间吸引全场注意力。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举个职场例子:小王熬夜做的方案被客户全盘否定,他当场拍桌子冲同事喊:“你们提的修改意见全是废话!”这种瞬间的情绪宣泄看似解气,但事后往往带来尴尬。人处于高压状态下,大脑前额叶的理性控制功能容易被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压制,导致“先骂再说”的行为模式。
破口大骂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去年小区物业乱收停车费,张阿姨在业主群里连发十几条语音骂负责人,结果物业第二天就派人来沟通。这个例子说明,在某些特殊场景中,强烈的情感表达确实能推动问题解决。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就像强效止痛药,见效快但副作用大,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如何在情绪激动时避免出口伤人?有个实用技巧叫“三秒法则”。比如开车时被加塞,刚要骂出口就默数三秒,这时你会发现骂人的冲动已减弱大半。神经科学证明,短暂停顿能让肾上腺素水平下降20%,给理性思考腾出空间。这个方法我在堵车时试过,确实减少了90%的路怒时刻。
观察发现,破口大骂的使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十年前菜市场里讨价还价常听到“你这人会不会做生意”,现在更多年轻人选择用表情包或段子表达不满。这种转变既反映沟通方式的进化,也说明人们逐渐意识到,带刺的语言就像回旋镖,最终可能伤到自己。
当看到别人破口大骂时,我们该怎么应对?上周在超市目睹收银员被顾客刁难,那位大姐的处理很聪明:她先递了瓶水说“您先润润嗓子”,等对方气消了再解释系统故障。这种以柔克刚的应对策略,往往比硬碰硬更能化解矛盾。有时候,给予情绪一个缓冲台阶,比讲道理更有效。
语言暴力研究显示,习惯性破口大骂的人,五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37%。这提醒我们,激烈的言辞不仅是伤人的利剑,更是伤己的毒药。试着把“你怎么这么笨”换成“我们看看哪里能改进”,会发现沟通效率反而提升。就像修剪玫瑰时要戴手套,保护他人时也在保护自己。
最近注意到,短视频平台上的“怼人合集”点击量居高不下,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当我们将语言暴力娱乐化时,是否在无形中助长了戾气传播?或许下次刷到这类视频时,可以多关注那些用智慧化解冲突的案例。毕竟,真正的沟通高手都明白,最大的胜利不是骂赢对方,而是赢得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