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fǔ fén zhōu
成语解释: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成语出处: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繁体字形:破釜焚舟
英文翻译:cut off all means of retreat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焚:烧:焚香。玩火自焚。忧心如焚。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破釜焚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激烈,但它传递的是一种不留退路的决心。举个例子:一位创业者抵押了房子、辞去稳定工作,带着团队开发新产品。有人问他:“万一失败怎么办?”他回答:“我把所有资源投入进去,就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退缩的余地。”这种看似极端的做法,其实是在激发破局思维——当人切断所有退路时,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反而会被激活。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决绝的态度在当代社会还适用吗?去年遇到位程序员转型做独立游戏开发者,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我把三年积蓄换成开发时间,不是鲁莽,而是清楚知道只有切断'回去上班'这个选项,才能真正逼自己探索新赛道。”三个月后他的游戏demo被发行商看中,这个案例印证了:当常规路径走不通时,切断退路反而能开辟新航道。
不过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位大学生曾跟我分享他的经历:为了考研每天学习14小时,撕掉了所有求职简历,结果压力过大导致发挥失常。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破釜焚舟和盲目冲动有什么区别?观察发现,真正的破釜焚舟需要两个前提:清晰的战略方向+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就像登山者割断安全绳的前提是已经找到新的着力点,而不是在迷雾中胡乱冒险。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案例:某传统书店在电商冲击下,果断关闭三分之二门店,把资源集中在打造社区文化空间。负责人说:“这不是绝望之举,而是主动打破旧模式,就像战船着火后,水手们反而能心无旁骛地划桨。”这个现代版破釜焚舟告诉我们:有时候摧毁旧载体,恰恰是为了释放新能量。
在变化加速的时代,这个古老成语有了新注解。它不再意味着物理层面的毁灭,更多指心理层面的突破。就像跳伞运动员离开机舱的瞬间,切断犹豫的余地,才能体验飞翔的自由。关键在于区分孤注一掷和战略取舍——前者是被动承受风险,后者是主动创造转机。当我们在做重要抉择时,或许该自问:这个决定是源于恐惧,还是出于对未来的清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