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ì
  • fěn
  •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uì gǔ fěn shī

成语解释: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成语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碎骨粉尸

英文翻译:Mummified corpse

碎骨粉尸的意思

碎:1.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碗摔碎了。2.使碎:碎石机。碎尸万段。3.零星;不完整:碎布。琐碎。4.絮烦;唠叨:嘴太碎。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粉:1.粉末:面粉。藕粉。花粉。把绿豆磨成粉。2.特指化妆用的粉末:香粉。涂脂抹粉。3.用淀粉制成的食品:凉粉。粉皮。4.特指粉条或粉丝:绿豆粉。菠菜炒粉。5.变成粉末:粉碎。粉身碎骨。石灰放得太久,已经粉了。6.粉刷:墙刚粉过。7.带着白粉的;白色的:粉蝶。粉连纸。8.粉红:粉色。粉牡丹。这块绸子是粉的。

尸:1.尸体,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2.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成语评论

提到"碎骨粉尸"这个成语,有人可能会疑惑:它究竟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其实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种极端的付出状态,就像有人愿意为了某个目标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比如当看到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我们会说:"他们简直是抱着碎骨粉尸的决心在执行任务。"这里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身体损伤,而是强调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会不会太血腥了?关键在于理解其象征意义。就像运动员带伤参赛时,解说员说"这完全是碎骨粉尸式的拼搏",观众感受到的并非恐怖,而是那种震撼人心的职业态度。这种表达方式在中文语境中更像修辞手法,用来突出某种超越常人的坚持。

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场合。比如创业者说"为了这个项目我愿碎骨粉尸",实际上在传递破釜沉舟的决心。但若是用在与儿童交流的场景,换成"我会特别特别努力"可能更合适。成语就像调味料,放对地方才能提鲜。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其精神象征。当代社会虽然不鼓励真正的身体损伤,但那种孤注一掷的拼搏态度,在科研攻关、抢险救灾等特殊领域依然值得尊敬。就像登山者常说"登顶需要碎骨粉尸的勇气",这里的"碎骨"其实是突破舒适区的隐喻。

使用时有个小技巧:配合具体事例更易理解。比如描述抗疫医护人员时可以说:"他们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十小时,这种碎骨粉尸般的付出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既避免了字面歧义,又准确传达了奉献精神。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的解读方式。

"碎骨粉尸"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