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ì
  • fěn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uì gǔ fěn shēn

成语解释:见“碎身粉骨”。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碎骨粉身

英文翻译:Broken bone powder

碎骨粉身的意思

碎:1.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碗摔碎了。2.使碎:碎石机。碎尸万段。3.零星;不完整:碎布。琐碎。4.絮烦;唠叨:嘴太碎。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粉:1.粉末:面粉。藕粉。花粉。把绿豆磨成粉。2.特指化妆用的粉末:香粉。涂脂抹粉。3.用淀粉制成的食品:凉粉。粉皮。4.特指粉条或粉丝:绿豆粉。菠菜炒粉。5.变成粉末:粉碎。粉身碎骨。石灰放得太久,已经粉了。6.粉刷:墙刚粉过。7.带着白粉的;白色的:粉蝶。粉连纸。8.粉红:粉色。粉牡丹。这块绸子是粉的。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成语评论

碎骨粉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在表达什么?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为了给山区的孩子们建图书馆,日夜奔波筹款,他说:“就算碎骨粉身,也要让娃娃们有书读。”这里可没人要他真的受伤,而是强调拼尽全力的决心。

自问自答:为什么用“碎骨粉身”不用“全力以赴”?因为成语自带画面感啊!想象登山者抓着悬崖边的岩石说:“今天就算碎骨粉身也要登顶。”是不是比“我会努力”更有冲击力?这种夸张反而让人记住背后那股豁出去的劲头。

记得去年台风救灾的新闻吗?记者拍下消防员在洪水中托举婴儿的照片,配文写着“逆行者们用碎骨粉身的勇气守护生命线”。这里既赞美了奉献精神,又暗示了潜在风险——成语的张力就在这种矛盾中爆发。

个人观点:别让成语困住手脚我发现年轻人现在爱用“碎骨粉身”自嘲加班,比如“今天改方案改到碎骨粉身”。这种幽默化处理其实挺聪明,既释放压力,又继承了成语的核心精神——面对困难时,保留点调侃的余地或许比硬扛更健康。

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出现在转折点。《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说:“我愿碎骨粉身换长安百姓平安。”话音刚落就冲进火场。编剧用短短四个字,把小人物的悲壮瞬间点燃,比大段独白更抓人心。

下次想表达孤注一掷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但记住,真正的勇气不是盲目牺牲,而是像黄河纤夫号子里唱的“碎骨粉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坚持中留一份清醒,才是对成语最好的诠释。

"碎骨粉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