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sī huǎng hū
成语解释: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成语出处: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神情不安定
繁体字形:神思怳惚
英文翻译:be lost in a reverie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恍:1.恍然:恍悟。2.仿佛(与“如、若”等连用):恍如梦境。恍如隔世。恍若置身其间。
惚:见〖恍惚〗。
“神思恍惚”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来看一个例子:小王最近工作压力大,开会时领导问他项目进度,他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支支吾吾答不上话。同事悄悄说:“他这两天总神思恍惚的,像丢了魂似的。”这里既描述了注意力涣散的状态,又暗示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压力源。
有人问:“这种情况和普通的走神有什么区别?”其实程度完全不同。普通走神可能只是短暂分心,而神思恍惚更像持续性的精神游离。比如备考的学生盯着书本半小时没翻页,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连妈妈端来水果都没察觉——这种长时间"人在心不在"的状态,才是成语的精准写照。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李阿姨炒菜时把糖当成盐,盛汤时差点碰倒酱油瓶。女儿打趣道:“妈您今天怎么神思恍惚的?”原来她早上接到老家电话,惦记着生病的父亲。这说明这个成语不仅能描述状态,还能引发对背后故事的联想。
我观察到现代人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地铁里常见盯着手机却眼神空洞的乘客,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发呆的白领,表面是科技带来的便利,实则是注意力被过度切割的结果。建议大家每天留出15分钟完全放空,就像给大脑做重启,这比硬撑着"假装专注"更有助于恢复状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这种状态?有个简单测试:回忆昨天午餐吃了什么需要超过3秒,或者走到房间却忘记要拿什么,这些都可能是不自觉的精神耗损信号。不必焦虑,可以试试用薄荷糖刺激味觉,或把待办事项写在便签上,通过感官唤醒和具象化任务来拉回注意力。
最后分享个温暖场景:老张散步时盯着银杏树出神,老伴儿笑着把围巾给他系上:“又神思恍惚想年轻时候的事呢?”树影摇曳中,这个成语褪去了负面色彩,反倒成了岁月沉淀的温柔注脚。原来精神漫游未必都是坏事,关键在于是否保有随时收回注意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