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qíng huǎng hū
成语解释: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成语出处:《魏书·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繁体字形:神情怳惚
英文翻译:be in a trance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恍:1.恍然:恍悟。2.仿佛(与“如、若”等连用):恍如梦境。恍如隔世。恍若置身其间。
惚:见〖恍惚〗。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目光涣散地坐在桌前,手里转着笔却迟迟不动,连水杯碰倒了都没察觉。这时候我们常会说:"这人怎么魂不守舍的?"
举个具体例子:小张连续加班两周后,有天在超市把洗衣液当成饮料放进购物车。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其实就是典型的神情恍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现代人需要同时处理的信息量暴增,就像手机同时开二十个APP,难免会有"系统卡顿"的时候。
有个成语叫神不守舍,形容的正是这种状态。就像古代私塾里背不出书的学生,眼睛盯着《论语》,心里却在盘算课后去哪捉蛐蛐。这时候先生常会敲戒尺:"读书要全神贯注,岂可三心二意?"
有人问:神情恍惚都是负面的吗?我倒觉得未必。艺术家创作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状态,科学家灵光乍现前的沉思,不都是某种程度的神游天外?关键是要分场合——考试时六神无主肯定要坏事,但散步时放任思绪漫游,说不定能收获意外灵感。
最近读到个有趣的说法:如坠五里雾中这类成语,其实暗含自我调节的智慧。就像开车时发现视线模糊,聪明人会打开雨刷而不是硬撑。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开始恍若隔世,与其勉强集中,不如起身喝口水,或者做套深呼吸。
记得有次参加重要会议,我因为前一晚没睡好,全程都像在梦游。后来学了个小技巧:在笔记本边缘画小红点,视线失焦时就盯着看三秒。这方法看似简单,却能像电脑快捷键一样,快速唤醒待机中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神不定往往源于信息超载。就像装满水的杯子,再倒就会溢出。这时候更需要像整理手机内存那样,给大脑做定期清理。我习惯每天傍晚散步时不戴耳机,让自然界的鸟鸣风声帮忙刷新认知系统。
下次看到同事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不妨递杯温水而不是急着催促。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保持聚精会神固然可贵,懂得如何从神思恍惚中快速恢复,或许才是更实用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