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g
  • bèi
  • j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í xiāng bèi jǐng

成语解释: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繁体字形:離鄉背井

英文翻译:leave one 's native place and live as a vagabond

离乡背井的意思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遭受。6.古同“”,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乡: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3.本地的:乡土。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成语评论

提到“离乡背井”,许多人会想到背着行囊远行的画面。比如小王大学毕业后选择去深圳工作,老家在山西的他,第一次体验南方潮湿的天气时总开玩笑:“我这北方旱鸭子,现在天天泡在‘海鲜汤’里。”他用幽默化解思乡之情,也在新城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有人问:离乡背井一定要带着悲情色彩吗?其实未必。张阿姨退休后跟着女儿搬到海南,起初担心听不懂方言,结果在小区广场舞队伍里成了领舞。她发现,口音差异反而成了大家互教当地方言的契机,椰林海风中的新生活让她重拾年轻时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离乡”的选择正在变得多元化。比如95后摄影师小林,把房车改造成移动工作室,用镜头记录不同城镇的故事。当被问到家乡在哪里,他指着车头的方向盘说:“我的籍贯在户口本上,但生活轨迹由轮胎决定。”这种流动状态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归属概念。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迁徙常态?个人认为,智能手机里永远置顶的家庭群聊、随时能视频的老家父母、行李箱里妈妈塞的辣椒酱,都在重新定义“故乡”的含义。就像候鸟追寻温暖的气候,现代人也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温度,这过程中收获的视野拓展,往往比地理距离更值得关注。

当高铁网络让千里之遥变成三小时车程,当线上办公让工作地点不再受限,选择驻守或远行都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主动权,就像移植的植物只要根系健康,无论在哪个花盆里都能抽出新芽。或许未来的某天,“故乡”会成为每个人心里可随身携带的月光,而不是必须返回的坐标。

离乡背井的造句

  1. 造句 战时,老百姓为生活所迫,离乡背井。
  2. 造句 他离乡背井到南洋打工去了。
  3. 造句 植一树绿荫,让鸟雀不再离乡背井。
  4. 造句 小王在十八岁那年便离乡背井,到美国求学。
  5. 造句 联合国呼吁援助以帮助数百万因巴基斯坦洪水而离乡背井的人们。
  6. 造句 我们必须离乡背井;我们的家被拆毁了。
  7. 造句 这些妇女跟她们家男人的离乡背井有很大关系。
  8. 造句 这位老先生离乡背井几十年,如今总算叶落归根。
  9. 造句 联合国难民署的代表格铎说,绝大多数的索马里人不愿离乡背井。
  10. 造句 旧社会,若遭天灾人祸,乡亲们就只得离乡背井,四处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