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 xiāng bèi tǔ
成语解释:见“离乡别土”。
成语出处: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飘泊的生活
繁体字形:離鄉背土
英文翻译:leave one 's native place and live as a vagabond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乡: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3.本地的:乡土。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离乡背土”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一幅画——一个人背着包袱,踩在陌生的土地上,回头望望故乡的方向。比如《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为了生计离开双水村去煤矿打工,每次下井前他都会抬头看看天,心里想着:“这矿上的天,和老家的一样蓝吗?”
为什么人们会主动选择离乡背土?说白了,要么是为了“活路”,要么是为了“出路”。村里的小张高中毕业去了深圳电子厂,工资是老家种地的三倍;隔壁王婶的女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临走前说:“妈,我想看看课本里写的天安门到底有多大。”这种选择背后,藏着对更好生活的期待。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古代读书人进京赶考叫“离乡背土”,现在年轻人北漂沪漂也叫“离乡背土”。唐代诗人王维17岁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今天刚毕业的大学生发朋友圈“合租房的蟑螂比我更熟悉这个城市”,时空相隔千年,但那种既兴奋又孤独的感觉竟如此相似。
离乡背土就一定会成功吗?当然不是。认识个开餐馆的老乡,前年在杭州盘了个店面,结果碰上修地铁封路,亏了四十多万。但他跟我说:“就算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出来闯。在老家种地,连亏钱的机会都没有。”这话听着心酸,却透着股韧劲。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十年前拖着行李箱站在北京西站,手机地图都不会用,硬是举着写有地址的纸条问路。现在回想,正是那些迷路的时刻,让我学会了用导航软件、会和陌生人打交道,甚至练出了听各地方言的本事。离乡背土像块磨刀石,开始磨得生疼,后来才发现刀刃更亮了。
有个朋友说得妙:“所谓故乡,就是小时候拼命想逃离,长大后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但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真的有机会回乡发展时,很多人反而犹豫了——已经习惯了城市便利的生活,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这种矛盾,或许正是“离乡背土”带来的成长印记。
看着老家新建的高铁站,突然觉得这个时代给“离乡背土”加了新注解。以前离开可能就是永别,现在早上下单的家乡特产,晚上就能出现在北上广的餐桌上。地理上的距离在缩短,心理上的牵挂以新的方式延续。或许有一天,“故乡”和“他乡”的界限,会变得像手机里的两个切换自如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