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 tóu jī jù

成语解释: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繁体字形:科頭箕踞

英文翻译:A leader in a branch

科头箕踞的意思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箕: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踞:1.蹲;坐:龙蟠虎踞。2.占据;霸占:久踞山寨。

成语评论

科头箕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科头”指不戴帽子,披头散发;“箕踞”则是两腿张开坐在地上,像个簸箕。合起来形容人随性自在、不拘礼节的状态。比如,朋友聚会时有人直接盘腿坐在地上啃西瓜,边吃边笑,你可能会说:“看他这科头箕踞的样子,真是完全没包袱!”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不讲究”的行为,为什么会被专门写成成语?其实古人用这个词,更多是表达对自由状态的欣赏。比如《晋书》里提到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常常在屋里脱光衣服喝酒,别人笑话他,他却说“天地是我的房子,屋子是我的裤子,你们怎么钻到我裤子里来了?”——这种打破常规的洒脱,不正是“科头箕踞”的精髓?

放到现代生活里,这个成语还能用吗?当然!同事午休时把鞋脱了蜷在工位椅上刷手机,你可以调侃:“注意形象啊,再这么科头箕踞,小心老板突击检查。”既点出问题,又不至于让人难堪。其实适度放松本无错,关键是分清场合。就像周末在家穿着睡衣、四仰八叉追剧,这时候的“科头箕踞”反而是种享受。

有人纠结:随性VS没素质的界限在哪?我的观察是,重点在于是否影响他人。地铁上脱鞋横躺属于越界,但在私人空间或亲近的朋友面前,放松姿态反而能拉近距离。就像老友重逢时,有人往沙发里一瘫:“可算能科头箕踞会儿了!”这话里透着信任和轻松,比正襟危坐更显情谊。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也要活在具体情境里。下次看到孩子在地上打滚玩玩具,与其急着纠正姿势,不如想想:这不正是未被规矩束缚的童真?当然,该教礼仪的时候还得教,但偶尔的“科头箕踞”,或许正是生活需要的透气孔。毕竟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谁不需要片刻的肆意舒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