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 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当明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
繁体字形:积重不反
英文翻译:confirmed habits are hard to get rid of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积重不反”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胸口,对吧?比如有人常年熬夜打游戏,突然想早睡早起,结果发现生物钟早就调不过来了——这时候就能说:“坏习惯积重不反,现在改起来比登山还难。”生活中这类例子可太多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事一旦“积重不反”就难回头?其实就像滚雪球,刚开始的小问题被忽视,日复一日就裹成了大雪球。比如某条河被污染了十年,突然说要治理,结果发现河底的淤泥里全是重金属。这时候想清理,花的力气可比当初随手扔垃圾时大百倍。
不过也有例外。有个朋友天天吃外卖,体检时查出脂肪肝,愣是咬牙每天跑步、自己做饭。半年后指标全正常了。这说明什么?只要行动够早够坚决,“积重”未必不能反。关键是别等到雪球滚到山脚才后悔。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代人总说“没时间运动”,可每天刷手机的时间够绕操场三圈。这算不算另一种“积重不反”?我们总在抱怨旧习惯难改,却忘了每个新习惯都是从今天的第一分钟开始的。
企业里这种事更常见。某公司为了短期业绩拼命压榨员工,五年后发现团队精气神全垮了。老板这时候才拍大腿:“怎么早没注意?”早干嘛去了呢?所以说,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定期清理“精神垃圾”比年终总结重要多了。
最近看到个环保案例特别有启发。日本有个小镇二十年前就开始垃圾分类,现在连三岁小孩都能分清楚三十多种垃圾。反观某些地方突击搞环保,结果垃圾桶比垃圾还脏。这说明“积重不反”其实是选择问题——你是选择每天做点对的,还是攒着错的等爆发?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手机里存了多少“以后再看”的文章?那些永远停留在收藏夹的内容,算不算数字时代的“积重不反”?有时候点个删除键,比拼命往大脑塞东西更需要勇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