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òng
  • f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

繁体字形:积重不返

英文翻译:confirmed habits are hard to get rid of

积重不返的意思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返:回:往返。遣返。流连忘返。一去不复返。我于13日返京。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某个坏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掉?比如每天熬夜刷手机,第二天头晕脑胀却依旧循环往复。这种现象用四个字形容再贴切不过——积重难返。

什么是"积重难返"?

就像用旧了的橡皮筋,长期拉扯让它失去弹性,想恢复原状就难了。这个成语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当问题像滚雪球般积累到一定程度,改变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大的代价。上周在社区环保讲座里,专家指着满是藻类的湖水说:"二十年前往湖里倒垃圾的人都觉得无所谓,现在治理费用够建三个新公园了",这就是典型的积重难返。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困境?

最近帮朋友整理仓库时深有体会。刚开始发现货架歪斜,他说"不影响使用";三个月后货架倒塌压坏货物,维修费比当初换新架子贵三倍。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在这里显露无遗——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吸引更多问题叠加。就像我常看到同事用Excel做报表,明明有更高效的软件,但大家觉得"用习惯了",结果每次月底都要集体加班。

如何避免成为"积重难返"的受害者?

上个月小区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给了启发。起初居民嫌麻烦,物业就设置了"错误投放即时提醒系统",现在正确率超过90%。关键是要建立及时反馈机制。我自己有个"三日原则":发现任何工作流程中的小问题,三天内必须尝试改进方案。比如上周发现会议记录方式低效,立即尝试语音转文字工具,效率提升看得见。

看着窗外正在治理的河道,虽然现在还能看到淤泥,但白鹭已经重新飞回来了。这让我相信,只要在"积重"阶段及时介入,完全有可能避免"难返"的结局。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最糟糕的不是现状差,而是安于现状"。每个看似顽固的问题背后,都藏着改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