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成语解释: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有骨气
繁体字形:窮不失義
英文翻译:poor yet not losing one's righteousness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穷不失义"这四个字听起来文绉绉的,但放到现实生活里其实特别实在。比如街角修鞋的老张,每次有顾客多给了钱,他总会举着钞票追出店门;再比如刚毕业的小王宁可住合租房,也不愿在报销单上虚报金额。这些看似平常的选择,正是"穷也要有骨气"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说贫穷不该成为失德的借口?有位菜场摆摊的大姐给了我启发。她每天凌晨三点进货,摊位费都快交不起了,可当有人把装着现金的包落在菜筐里时,她硬是在寒风里守了两个小时等失主。"钱重要,但晚上睡不着觉更重要",这句话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有分量。
在写字楼里也能看到这样的坚持。做行政的小李发现部门采购有猫腻,每月五千的工资和揭发后可能失业的风险之间,她选了后者。结果不但保住了工作,反而因为正直被调任重要岗位。这让我想起古人说的"君子固穷",原来守住底线真的能带来转机。
现代社会物质诱惑这么多,守义气会不会吃亏?我倒觉得这是个智慧选择题。隔壁开面馆的老赵,坚持用新鲜筒骨熬汤,成本比别家高30%。开始生意冷清,可半年后口碑传开,现在每天午市都得排队。这印证了《论语》里的道理——"义者,利之本也",真诚待客反而成了核心竞争力。
有次跟当老师的同学聊天,他说班上有个特困生,宁愿每天多走四公里也不坐同学偷偷塞给他的公交卡。这种骨气不是傻,而是明白有些东西比眼前利益珍贵。就像山崖上的松树,越是环境艰难,根系反而抓得更牢。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面临"穷"与"义"的抉择。快递小哥发现包裹里掉出金项链,公司职员掌握着可以牟利的商业机密,这时候的选择就像试金石。我始终相信,那些在困顿时依然选择光明的人,终会等到属于他们的清晨——毕竟黑夜再长,太阳总会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