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ōng kōng dòng dòng
成语解释:空虚,空无所有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空无所有
繁体字形:空空洞洞
英文翻译:Empty hole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空空洞洞”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一间没家具的屋子,但它的实际含义更接近“内容贫乏”或“缺乏实质”。比如朋友兴奋地说要分享“人生重大发现”,结果讲了半小时全是网络段子合集,这时候你大概会默默吐槽:“说得挺热闹,其实空空洞洞没重点。”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产生“空空洞洞”的现象? 举个例子,职场中常见的“万字PPT汇报”就是典型。幻灯片上堆满了“战略升级”“生态闭环”等大词,但问具体执行方案时,主讲人开始眼神飘忽——这种用复杂形式掩盖内容缺失的行为,本质上和往空箱子里塞泡沫塑料没区别。
笔者曾见过某品牌发布会,现场布置得如同科幻片片场,但产品介绍环节全程在说“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开启智能新纪元”。散场时有观众小声嘀咕:“所以这玩意儿到底能干啥?”这种用华丽外衣包裹空洞内核的操作,反而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另一个常见疑问:现代人为什么更容易陷入“空空洞洞”? 观察地铁里刷短视频的人群就能找到线索。当大脑习惯了15秒切换一次的信息碎片,深度思考能力就像长期不用的肌肉会逐渐退化。有个有趣的对照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用三天时间读纸质书和刷短剧,结果前者在观点陈述时明显更有逻辑层次。
避免“空空洞洞”没有捷径,但有个简单方法:尝试给每个观点装上“脚手架”。比如要解释区块链技术,与其堆砌专业术语,不如从“为什么网购需要支付宝担保”这样的生活场景切入。就像装修毛坯房,先铺好水电管线再考虑装饰风格,内容的扎实度自然提升。
最后想分享个反直觉的观察:有时适当的留白反而能对抗空洞。就像水墨画中的飞白技法,重点突出的内容配合节奏把控,比填鸭式输出更能让人记住。关键要分清“战略性沉默”和“真的没东西可说”的区别——前者是设计,后者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