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àn
  • d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uàn duān nì jì

成语解释: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严忌》:“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繁体字形:竄端匿跡

英文翻译:Disappear

窜端匿迹的意思

窜:1.逃跑;乱跑:流窜。抱头鼠窜。2.改易(文字):窜改。点窜。

端:1.端正;正派:端坐。品行不端。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两端。末端。开端。3.事情的起因。例:无端生事。4.项目;点:举其一端。5.用手平着拿东西:端茶。6.事情;道理;学说:事端。异端邪说。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隐匿。匿名。匿居深山。匿影藏形。

迹: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聊聊“窜端匿迹”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吧!先问个问题哈:这词儿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轻功招式,实际意思到底是啥呢?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或者事儿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个线索都不留,跟人间蒸发似的。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里有个同事天天抱怨加班,结果第二天突然请假三天,工作群消息不回、朋友圈停更,连平时最爱晒的午餐照都删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窜端匿迹”吗?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种“前一秒还在眼前晃悠,后一秒连根头发丝儿都找不着”的感觉?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这和‘销声匿迹’有啥区别嘛?”哎,问到点子上了!个人觉得啊,“窜端”更强调动作的突然性,像被戳破的气球“咻”地飞走;而“销声匿迹”更像是慢慢淡出视野。比如说网红突然清空账号内容叫“窜端匿迹”,过气明星逐渐没人关注才叫“销声匿迹”。

再举个历史故事的例子。明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下落成谜,史书里记载他“窜端匿迹,不知所终”,这可比“逃跑”俩字儿有画面感多了吧?要我说啊,这种用法特别适合描述那些带着悬念的消失事件,能让人脑补出八百种可能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年头要想真玩“窜端匿迹”可不容易。到处都是摄像头,手机定位随时暴露行踪。但换个角度想,偶尔关掉手机去山里住两天,也算现代人版的“短暂窜端匿迹”嘛!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聊点个人看法:其实“消失”这事儿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动机。有人逃避问题才藏起来,有人却是为了沉淀自己。就像春天的种子埋进土里,表面看着是“窜端匿迹”,实际上是在悄悄积蓄破土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