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 ào jué sú
成语解释: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亡友文小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繁体字形:簡傲絶俗
英文翻译:Simple and lofty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傲:1.自高自大:傲慢。2.不卑不屈:傲骨。傲雪斗霜。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简傲绝俗”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隐世高手——他们不屑于江湖纷争,独来独往却身怀绝技。但放到现实生活中,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部门会议上,老张直接指出项目方案存在重大漏洞,完全不顾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尴尬脸色。有人私下嘀咕:“老张这人简傲绝俗,说话从来不绕弯子。”
有人可能会问:简傲绝俗和单纯的“不合群”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傲”字的分量。邻居王阿姨退休后天天在家练书法,社区活动从不参加,但每逢春节总会给楼道写春联。这种主动选择独处却不失善意的状态,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文人式的清高,而非刻意疏离。
在当代职场中,简傲绝俗的人往往像双刃剑。去年我们团队招了个程序员,他能用三天解决别人三周的代码难题,但开例会时永远戴着降噪耳机敲键盘。项目组长感慨:“技术大牛常有,但能既保持专业高度又融入团队的,才是真难得。”这让我想到,真正的简傲绝俗或许不在于表面的疏离,而是内心对专业标准的执着。
有趣的是,历史上那些被贴上“简傲绝俗”标签的人物,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柔软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家喻户晓,但鲜少有人注意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童仆欢迎,稚子候门”——那个看似孤傲的诗人,归隐后最在意的其实是人间烟火气。这种反差提醒我们:看待他人的特立独行时,或许该多留几分理解的空间。
当年轻人开始用“社恐”自嘲,简傲绝俗似乎正在演变成某种时代症候。但观察地铁里戴着耳机沉浸书海的乘客,或是咖啡馆角落专注画设计图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孤岛状态”未尝不是种自我保护。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保留适度的精神距离,或许正是现代人守护内心世界的新方式。
最后想起大学哲学教授的话:“真正的精神独立不是刻意与众不同,而是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简傲绝俗”——它不该是标榜个性的标签,而应是历经思考后主动选择的生活姿态。就像山涧的野百合,安静绽放本不为取悦路人,只是忠于自己的生长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