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繁体字形:避丗絶俗
英文翻译: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避: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哎呦喂,说到“避世绝俗”这成语,大家是不是立马想到深山老林里隐居的高人?比如《桃花源记》里的村民,“避世绝俗”到连朝代更迭都不知道,活脱脱一个现实版“断网模式”。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生活方式到底是逃避现实,还是追求内心平静呢?咱先不急着下结论。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这人啊,前几年突然辞职跑到乡下种菜,邻居都说他“避世绝俗”。可人家自己乐呵呵地说:“我就是图个清净,手机一关,连外卖小哥都找不着我。”你看,这算不算现代版的“小隐隐于野”?说白了,避世绝俗不一定是消极的,关键得看当事人怎么平衡。
这时候问题来了:避世绝俗等于躺平摆烂吗?嘿,您可别误会!古代文人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表面看是躲清静,实际上人家写了多少流传千古的诗篇?这种“避世”反而创造了文化价值。反观现在有些年轻人动不动就想“逃离北上广”,结果发现乡下快递都不包邮,最后灰溜溜回城——这只能叫冲动消费,算不上真正的避世绝俗。
个人觉得啊,现代社会想要完全避世绝俗确实难如登天。但咱可以学学古人的智慧,偶尔给自己来个“精神断舍离”。比如周末关掉社交软件,或者定期去山里徒步,这不就是当代打工人版的“大隐隐于市”嘛?毕竟人就像弹簧,绷久了总得松松劲儿。
说到底,避世绝俗这事儿就像吃火锅——天天吃肯定上火,隔三差五来一顿才叫享受。关键要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生活就像跷跷板,一头扎进极端迟早要摔跟头,平衡的艺术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