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 sì hú jiǔ
成语解释: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成语出处:明 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少量饮食
繁体字形:簞食壺酒
英文翻译:Kettler wine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饭用的器具。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壶:1.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茶壶。酒壶。喷壶。2.(Hú)姓。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哎,话说这“箪食壶酒”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啊?其实呀,咱可能记岔了——更常见的成语是“箪食瓢饮”或者“箪食壶浆”。不过问题不大!咱们今天就按字面意思来聊,假设它是个形容生活简朴的词语,顺带还能掰扯点人生道理。
举个栗子:老张退休后搬到了乡下,每天就靠箪食壶酒过日子,街坊都说他活得像陶渊明转世。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日子苦哈哈的,图啥呢?”说白了,人家图的不是穷,而是那份“少即是多”的自在!你品,你细品,物质少了,心里的空间反而大了。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儿。前阵子有个网红博主搞了个“极简生活挑战”,结果发现家里最没用的居然是自己买的第三个咖啡机。你看,这不就跟“箪食壶酒”暗合了吗?咱们现代人啊,有时候真得学学古人“够用就好”的智慧。
不过话又说回来,简朴生活不等于躺平摆烂。就像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拿着竹筒装饭、葫芦盛酒,照样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所以说啊,关键不在你手里端着啥,而在心里装着啥。下次觉得日子难熬时,不妨试试给生活做做减法,说不定能咂摸出点新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