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yī dān shí
成语解释: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贫困生活
繁体字形:弊衣簞食
英文翻译:Food and clothing
弊:1.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弊。营私舞弊。2.害处;毛病(跟“利”相对):兴利除弊。切中时弊。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饭用的器具。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嘿,咱们今天来唠唠“弊衣箪食”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这文绉绉的词儿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穿破衣服、吃粗茶淡饭,形容生活特别简朴。比如《史记》里写孔子周游列国时“弊衣箪食,弦歌不绝”,连圣人都过得这么朴素,可见精神追求比物质享受更重要啊!
有朋友可能会问:“现在谁还穿破衣吃粗粮啊?这词儿过时了吧?”哎这话可不一定对!你细品,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了,但“弊衣箪食”背后的精神内核依然闪闪发光。比如环保博主小王,常年穿着二手衣物,自己种菜做饭,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弊衣箪食”吗?人家过得既健康又踏实。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传递的生活态度。不是说非得衣衫褴褛才算高尚,而是强调不被物质束缚的自在状态。就像我邻居张教授,明明能开豪车却坚持骑车上班,午饭常带自家做的杂粮饭,人家这叫“主动选择简朴”,活出了自己的节奏感。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流行“极简主义”,其实跟“弊衣箪食”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看那些科技大佬,穿着万年不变的T恤牛仔裤,吃着简单的工作餐,把精力都放在创新上。这种生活方式,不正是成语精神的现代演绎吗?说到底啊,穿什么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别让外在的东西困住你的灵魂。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让你在锦衣玉食的浮躁生活和弊衣箪食的踏实日子中选,你会怎么选?别急着回答,先品品陶渊明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说不定会有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