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ū yī è shí
成语解释: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志 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生活艰苦
繁体字形:麤衣惡食
英文翻译:poor clothing and poor food
粗:1.(条状物)横剖面大(跟“细”相对,2.(长条形)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粗线条。粗眉大眼。3.颗粒大:粗沙。4.声音大而低:嗓门儿粗。粗声粗气。5.粗糙(跟“精”相对):粗瓷碗。去粗取精。这个手工活儿太粗了。6.疏忽;不周密:粗疏。粗心大意。7.鲁莽;粗野:粗暴。粗话。粗人。8.略微:粗知一二。粗具规模。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哎呦喂,今儿个咱们来唠唠"粗衣恶食"这个成语。先说个例子开开胃哈——张三刚毕业那会儿租着地下室,天天啃馒头配咸菜,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粗衣恶食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穿得破、吃得差呗!不过您可别急着皱眉头,古人用这词儿可不单指穷困潦倒。您瞅瞅苏轼被贬黄州时,竹杖芒鞋轻胜马,粗茶淡饭照样写出《赤壁赋》,这不就是逆境中的精神境界么?
那问题来了,现在社会谁还稀罕粗衣恶食?嘿,您别说!隔壁王大爷退休金过万,偏就爱穿补丁衫、吃菜市场处理的歪瓜裂枣。逢人就说:"我这叫返璞归真!"您品,您细品,这是不是有点现代版粗衣恶食的味道?
不过咱也得把话说回来。要我说啊,粗衣恶食得分场合使。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汗流浃背,泡面当饭吃,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敬佩。可要是有钱人故意装穷卖惨,那就成了东施效颦,纯属作秀啦!
您发现没?这成语就像面照妖镜,能照出不同人的生存状态。农民工兄弟住工棚吃盒饭是生活所迫,环保主义者主动选择极简生活又是另种境界。说到底,粗衣恶食本身没有褒贬,关键得看背后的选择自由和精神追求。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现在直播带货天天鼓吹"精致生活",咱可得擦亮眼。与其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不如学学陶渊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豁达。记住喽,真正的体面不在绫罗绸缎,而在活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