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xì rù wēi
成语解释:考虑问题十分仔细,注意到很小的细节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注意到小的细节
繁体字形:精細入微
英文翻译:Subtlety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人们常说“精细入微”,可这四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位玉雕师傅手持刻刀,在拇指大小的翡翠上雕出九层镂空花纹——每一刀都精准避开玉料的天然纹理,最终让阳光穿透层层雕花时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正是精细入微最生动的注解。
有人或许会问: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追求精细入微是否还有必要?去年某手机品牌推出的折叠屏手机给出了答案。研发团队为消除屏幕折痕,耗时三年改良铰链结构,最终让折叠次数突破百万次。这种对毫米级精度的执着,恰恰印证了精细入微并非吹毛求疵,而是创造差异化的关键。
当我们走进医院检验科,或许更能体会精细入微的分量。病理技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切片时,0.1毫米的观察误差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诊断结果。有位从业二十年的检验师曾说:“我们的工作就像在沙漠里寻找特定沙粒,既需要系统化筛查,也要保持对异常特征的敏感。”这种专业领域的精细,往往决定着生死攸关的转折。
有趣的是,精细入微的智慧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江南传统园林的造景师深谙此道:他们会在假山旁种植特定高度的灌木,既遮挡人工堆砌的痕迹,又让阳光在特定时辰将枝叶投影幻化成水墨画般的意境。这种对空间尺度和光影变化的精准拿捏,让有限空间产生了无限想象。
在教育培训领域,我注意到优秀教师常有个共同特质:他们能准确捕捉学生眼神的细微变化。有位数学老师分享过,当讲解到关键步骤时,如果发现后排学生无意识转笔速度加快,就会立即切换讲解方式。这种对教学节奏的灵活调整,比标准化教案更能提升学习效率。
放眼科技创新前沿,精细入微的探索正在改写人类认知边界。量子计算机研发中,科学家为维持量子比特的稳定状态,需要将设备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比宇宙深空还要寒冷百万倍的温度环境。这种在微观世界的极致追求,或许正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当我们谈论精细入微时,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用专注力穿透表象。就像考古学家清理千年古剑时,选择用骆驼睫毛制成的毛刷轻轻拂去尘土,既保全文物完整性,又让历史重见天日。这种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往往比大刀阔斧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