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
  •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huà rù wēi

成语解释: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繁体字形:刻畫入微

英文翻译:describe even to the trifling point

刻画入微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成语评论

什么是"刻画入微"的典型表现?《红楼梦》中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容貌描写,就像用显微镜观察细节,把人物特征精准定格。这种细腻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抓住最传神的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就像给画面装上了放大镜。

刻画入微和粗枝大叶有何区别?看齐白石画虾就明白了。老画家会观察虾须在水中的摆动弧度,记录腹部十二节甲壳的层叠规律。这种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那样层层剥离表象,直达本质特征。

为什么说刻画入微需要双重功夫?明代家具工匠的榫卯技艺给出答案。他们既要熟知木料纹理走向,又要计算力学结构。就像现代3D建模既要有整体框架,又要处理像素级细节。这种宏观把控与微观雕琢的结合,才能让作品既有骨架又有灵魂。

当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细致吗?智能手机的曲面玻璃工艺就是明证。工程师要计算玻璃分子在高温下的流动轨迹,调整0.01毫米的弧度差异。这种精确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就像烘焙师掌握面粉蛋白质含量差异,看似较真,实则匠心所在。

观察发现,真正动人的细节往往藏在矛盾处。梵高《星月夜》的漩涡既符合流体力学又充满情绪张力,达芬奇解剖手稿将医学精准与艺术美感熔于一炉。这种矛盾统一恰似太极阴阳,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诞生传世佳作。

培养观察力不妨从身边开始。试着记录咖啡表面奶泡消散的轨迹,或者观察梧桐叶脉在阳光下的投影变化。这些日常细节就像散落的珍珠,当积累到某个临界点,自然会串联成独特的认知项链。毕竟,世界这本大书,最精彩的篇章往往写在细微处。

刻画入微的造句

  1. 造句 那本小说对人物刻画入微,个个都十分生动。
  2. 造句 那本小说对人物刻画入微,十分传神。
  3. 造句 雕塑材质是名贵的汉白玉,刻画入微,鼻子,眉毛,最传神的是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
  4. 造句 人物刻画入微,画面意境幽深,让人领略到了在幽静的园林中,只有清疏的琴声在断续地流动。
  5. 造句 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白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洁白的颜色象征纯洁而高贵,意境深远,也不失为一上层之作。
  6. 造句 男子咂巴了一下嘴巴,收回玉扇,在手中敲了敲,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一双眼睛镶嵌在阴影处,鼻梁高挺,轮廓分明,倒有些刻画入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