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ěi luǎn zhī wēi
成语解释: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成语出处: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
繁体字形:纍卵之危
英文翻译:pressing danger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卵:1.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与精子结合后产生第二代。2.昆虫学上特指受精的卵,是昆虫生活周期的第一个发育阶段。3.某些动物由卵细胞发育成的借以繁殖传代的物质,如鸟卵、蛇卵、龟卵等。4.称睾丸或阴茎(多指人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什么是“累卵之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堆积起来的蛋随时可能崩塌的危险”,用来形容局势极度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公司盲目扩张是‘累卵之危’?”答案可能藏在这样的场景里:一家初创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同时启动五个新项目,资金链紧绷到连员工工资都延迟发放,这时候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让整个公司垮掉——这就是“鸡蛋叠太高”的现实版。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商业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家庭中,父母常年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却要求孩子必须考上名校,这种长期积累的压力就像在桌角摇摇欲坠的蛋塔。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危险有没有预警信号?”其实有的,就像叠鸡蛋时越往上越难保持平衡,当生活中出现多个关键环节同时紧绷时,就是需要警惕的时刻。
如何在“累卵之危”中寻找转机?我个人观察发现,那些成功化解危机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他们会在第一颗蛋出现裂缝时就采取行动。比如社区里老旧的供电线路多年未检修,物业选择在雨季前全面更换,而不是等到短路起火才补救。这种“提前拆解风险”的思维,比事后补救更有价值。
现代人尤其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深意。我们生活在各种系统精密咬合的时代,从个人时间管理到城市交通规划,过度追求效率而忽视冗余空间的设计,本质上都是在叠鸡蛋。下次看到地铁早高峰人满为患,或是自己的工作日程精确到分钟时,不妨想想:这些看似稳固的体系,是否也藏着“轻轻一碰就崩塌”的隐患?
真正智慧的应对方式,或许不是追求永远不叠鸡蛋,而是掌握“何时该停止叠加”的判断力。就像有经验的厨师不会试图打破叠蛋纪录,而是懂得在适当高度收手,同时准备好稳固的托盘——这对我们的启发是:既要敢于追求目标,也要为风险预留缓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