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g
  • rén
  • zhī
  •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éng rén zhī wēi

成语解释: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

繁体字形:乗人之危

英文翻译:take advantage of others ' difficulties the precarious situation sb . is in

乘人之危的意思

乘:[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成语评论

哎哟,今天咱们来唠唠“乘人之危”这个成语!说白了,这词儿一听就带点“趁火打劫”的意思。比如张三知道同事老王急着凑孩子手术费,故意压低价格买他珍藏的字画——这可不就是踩着别人的难处捞好处嘛!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和普通占便宜有啥区别?”(敲黑板)核心在于对方处于“危”的特殊状态啊!像上周菜场李大妈摔了腿,隔壁摊主老赵立刻把青菜从3块涨到8块,这就不是简单的精明了,而是明摆着利用他人困境牟利。

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中也存在灰色地带。比如小美创业失败时,竞争对手用市场价七折收购她的专利技术。这种情况算不算乘人之危?要我说啊,关键得看收购方有没有刻意制造危机。要是人家按规矩办事,还真不能随便扣帽子。

您瞅瞅,这个成语就像个放大镜,专门照出人性里那些不够敞亮的小心思。不过咱们也得注意,别动不动就给人贴标签。我二舅当年开餐馆遇到火灾,隔壁五金店老板主动借设备还打折,这明明是雪中送炭嘛!所以说啊,判断是否乘人之危,关键得看当事人是“趁热打铁”还是“落井下石”。

最后唠叨句,遇到别人有难处时,咱们可得把良心摆在秤杆中间。老祖宗留下这成语可不是让咱们当侦探抓坏人,而是提醒咱做人要厚道——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乘人之危的造句

  1. 造句 大家都不应该干乘人之危的事。
  2. 造句 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该乘人之危。
  3. 造句 乘人之危固然是畜*,但扮矜持也不是什么好鸟。
  4. 造句 19世纪末,西方列强乘人之危,胁迫清王朝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
  5. 造句 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6. 造句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乘人之危,逼迫清王朝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7. 造句 乘人之危的人,你也不应该给他机会,我也不想在你最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应该在你最清醒、最冷静的时候,认真地想清楚。
  8. 造句 你不要认为这是乘人之危,我是实在没办法,家里有人生病住院了才向你要上次你借我的钱的。
  9. 造句 小恩小惠五斗折腰不三不四落魄不羁趁火打劫乘人之危顺手牵羊投章摘句买空卖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日削月。
  10. 造句 一切只因你心中有惧怕、有欲望,所以,小人才能乘人之危。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