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fǔ guàn xiǔ
成语解释: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很富有
繁体字形:紅腐貫朽
英文翻译:Red and rotten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腐:1.腐烂;变坏。例:流水不腐。陈腐。2.某些豆制品:腐乳。腐竹。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红腐贯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背后藏着古代人的财富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次参观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汉代粮仓模型说:“这些粮仓常年堆满稻米,多到发红变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这就是‘红腐贯朽’的真实写照。”
你可能想问:这成语到底是夸人有钱还是骂人浪费?其实两种理解都有道理。就像现在有些企业仓库积压大量滞销商品,表面看是“家底厚实”,实际上暴露了经营问题。明朝小说《金瓶梅》里西门庆家库房堆满发霉的丝绸,这个场景就生动诠释了财富过剩带来的负面效应。
值得思考的是,古代视为荣耀的“红腐贯朽”,在现代社会可能需要辩证看待。就像去年某地菜农把滞销的萝卜犁入地里当肥料,这种“现代版红腐贯朽”既让人心疼资源浪费,也反映出市场调节的失灵。不过换个角度看,如果某互联网公司服务器多到可以当暖气用,或许能理解为技术实力的另类展示。
有个有趣现象:现在年轻人反而用这个词玩梗。比如游戏玩家炫耀“我的金币多到红腐贯朽”,或者吃货朋友拍着肚皮说“这顿饭吃得红腐贯朽”。这种古今词义的碰撞,恰恰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
说到底,财富就像水库里的水,蓄水量重要,流动循环更重要。下次看到超市打折时抢购三箱酱油的大妈,或许可以善意提醒:“阿姨,当心家里酱油瓶红腐贯朽啊!”这种幽默的劝诫,比直接说“别浪费”更容易让人接受。
观察身边现象会发现,过度囤积和合理储备之间需要智慧平衡。就像疫情期间有人抢购100包盐,结果三年没用完,这种现代版“红腐贯朽”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需要时能及时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