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àn xiǔ sù hóng
成语解释:见“贯朽粟陈”。
成语出处: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财粮富足
繁体字形:貫朽粟紅
英文翻译:Red corn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贯朽粟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有意思。说白了,就是形容钱粮多得用不完——穿钱的绳子都烂了,仓库里的粮食都发红变质了。今天咱们就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
比如有个开超市的朋友说:“最近社区团购太火了,仓库里堆的酱油都积了灰,促销员直喊‘再卖不出去包装都要褪色了’,真成了贯朽粟红的场面。”这里既点出了商品滞销的现状,又暗含了资源过剩的无奈。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现在很多家庭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像双十一囤的纸巾塞满储物间,米面油过期了还没拆封,这不就是小规模的“贯朽粟红”吗?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帮助我们理解成语背后的核心——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换个角度看,历史上真实的贯朽粟红反而值得警惕。汉武帝时期国家粮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钱库里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看似繁荣却埋下了土地兼并的隐患。这提醒我们:表面的富足不等于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资源是否流动起来。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今天更像面镜子。企业仓库积压、个人冲动消费、城市空置楼盘,本质上都是不同形式的“贯朽粟红”。与其追求数量堆积,不如建立更高效的流通机制。就像小区最近搞的闲置物品交换市集,让旧书、玩具重新流动,这才是破解困局的好办法。
下次看到超市货架积灰的促销品,或是家里过期半年的调味料,不妨想想“贯朽粟红”这个词。它不只是个古代成语,更是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让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