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án mián mín mín
成语解释: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连绵不断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梅曾亮《盋山余霞阁记》:“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綿綿緡緡
英文翻译:Continuous
绵:1.丝绵。2.柔软:绵软。3.单薄:绵力。绵薄。4.连续不断:绵延。
绵:1.丝绵。2.柔软:绵软。3.单薄:绵力。绵薄。4.连续不断:绵延。
缗:1.穿铜钱用的绳子。2.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钱三百缗。
缗:1.穿铜钱用的绳子。2.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钱三百缗。
“绵绵缗缗”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春日的细雨轻轻落下,又像织布机上的丝线缓缓穿梭?它描述的是一种连续不断、延绵不绝的状态。比如,“山间的溪水绵绵缗缗地流淌,仿佛从未被时间打断过”,这样的画面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自然中永恒的节奏?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吗?”当然不是!比如在人际关系中,可以说:“他们的友情如老树的根须,绵绵缗缗地扎进岁月的土壤里,风吹雨打也不曾断裂。” 这里既突出了友情的持久,又暗含了共同经历风雨的坚韧。
再往深想,为什么“绵绵缗缗”能传达出这种持久感?其实,这和汉语中叠字的运用有关。重复的音节自带一种韵律,就像心跳的节奏,让人不自觉地感受到“延续”的力量。比如描述文化传承:“乡村里的手工艺人,将技艺绵绵缗缗地传给下一代,每一针一线都藏着祖辈的温度。” 这里不仅强调了技艺的延续,还隐含了对传统的珍视。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突出“时间厚度”的场景。比如现代人总说“快节奏生活”,但若换个视角,“她在城市里经营着一家小店,客人的故事绵绵缗缗地填满账本,十年如一日”,是不是比直接说“坚持了很久”更有画面感?
最后不妨思考:为什么我们今天还需要这样的成语?或许正是因为“快”成了常态,“慢而持续”反而成了一种稀缺的智慧。就像农田里的老农常说:“庄稼要绵绵缗缗地长,急不得。” 这种朴素的道理,放在学习、工作甚至人生选择上,或许都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