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
成语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羣居終日,言不及義
英文翻译:Live in groups all day long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终:1.最后;末了(跟“始”相对):终点。告终。自始至终。2.指人死:临终(人将要死)。3.终归;到底:终将见效。终必成功。4.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终日。终年。终生。终身。5.姓。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群人整天凑在一起,但聊的全是八卦、吐槽或无关紧要的琐事?《论语》里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就像面照妖镜,把这种现代社交场景照得明明白白。
这个成语在现实中长什么样?
小张部门的午休时间总热闹非凡。五个同事围着茶几,从明星绯闻聊到网购踩雷,从天气不好说到地铁拥挤。等他们意犹未尽回到工位时,忽然发现:刚才两小时居然没讨论过半句工作方案。这种"热热闹闹说废话"的场景,正是"言不及义"的鲜活写照。
为什么人们明知在说废话还要凑热闹?
其实这背后藏着社交安全阀的智慧。就像我常看到小区大妈们围坐聊天,话题虽然琐碎,但这种轻松的氛围能缓解孤独感。现代人面对工作压力时,也需要这种不费脑子的社交缓冲带——毕竟不是每场对话都要升华到人生哲理。
如何避免成为"言不及义"的复读机?
上周参加读书会时,有个姑娘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当大家开始吐槽通勤痛苦时,她突然说:"你们发现没?地铁里捧着书看的人变多了。"这句话就像投入水面的石子,瞬间把话题带向阅读习惯、时间管理等更有营养的方向。这种温柔的引导,比生硬切换话题高明得多。
信息爆炸时代的对话困境
现在连三岁小孩都能刷短视频,但深度对话反而成了稀缺品。我观察到咖啡馆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四个人坐着,三个在刷手机,剩下那个盯着窗外发呆。当手机震动代替了眼神交流,表情包取代了会心一笑,我们是否正在用科技制造的喧闹,掩盖思想碰撞的缺席?
下次朋友聚会时,不妨试试"三明治聊天法":先用轻松话题暖场,中间夹点有质量的讨论,最后以温馨收尾。就像上周我和老同学见面,从吐槽育儿经开始,聊到教育理念碰撞,最后竟相约带孩子去博物馆——你看,废话和正事从来不是对立面,关键看我们怎么搅拌这杯社交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