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ún xián bì zhì,shào zhǎng xián jí
成语解释:毕:全。各种贤人、老少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聚会
繁体字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英文翻译:The best of all, the least of all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毕:1.完结;完成:礼毕。毕其功于一役。2.全;完全:毕生。毕力。群贤毕至。3.二十八宿之一。4.姓。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咸:1.全;都:咸受其益。老少咸宜。2.姓。3.像盐的味道:咸鱼。菜太咸。
集:1.集合;聚集:汇集。齐集。集思广益。惊喜交集。2.集市:赶集。3.集子:诗集。文集。全集。地图集。4.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两集,一次放映。三十集电视连续剧。5.集合6.的简称。7.姓。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才齐聚、年龄跨度大的场景。比如某次行业论坛上,既有深耕领域二十年的专家分享经验,也有刚毕业的年轻人展示创新方案,主持人致辞时便说:“今日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让我们珍惜这次跨代交流的机会。”
核心问题:这个成语只能在正式场合用吗?其实不然。上周参加朋友的家庭聚会,看到祖孙三代从插花艺术聊到人工智能,我脱口而出:“咱们这一屋子也算少长咸集了!”在场长辈笑着点头,年轻人也乐得被称作“贤才”——可见只要满足“人才多+年龄广”这两个要素,生活中处处可用。
某社区读书会给我更深体会。退休教师、职场妈妈和高中生定期聚在咖啡馆,有人捧着《资治通鉴》,有人翻着《三体》,组织者总说:“咱们虽非鸿儒大咖,但群贤毕至的氛围让我每次都有新启发。”这种平民化的智慧碰撞,恰恰印证了成语的现代生命力。
个人观察:比起单纯强调“人多”,这个成语更凸显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就像去年公司组建新产品团队时,70后工程师坚持稳定性设计,95后设计师主张模块化创新,最终方案兼顾了两者优势——这种跨代智慧的交融,或许才是成语流传千年的深层价值。
下次组织活动时不妨注意:当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带着各自专长相聚,空气中开始流动创意的火花,那个瞬间便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最生动的注脚。用这个成语赞美现场,往往比直白的“人才济济”更能激发参与者的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