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n piān gōng zǐ
成语解释: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侍太子坐》诗:“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翩翩公子
英文翻译:well groomed young man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翩翩公子”常用来形容举止优雅、气质出众的男子。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总是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他手执折扇缓步穿过回廊,与姐妹们谈笑风生,正是“虽居锦绣丛,不失林下风”的典型写照。
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样的形象吗?其实在商务场合,我们常能看到现代版“翩翩公子”。某科技公司高管张先生就是个例子,他总能在会议中从容化解矛盾,用不疾不徐的语调把复杂的技术概念讲得妙趣横生。这种既专业又富有魅力的特质,让合作方都愿意多给他五分钟发言时间。
但要注意,“翩翩”不等于故作姿态。上周同学会上,多年未见的老王穿着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主动帮服务员扶正歪倒的酒杯架,这种自然流露的修养比刻意摆造型动人得多。这让我想到,真正的风度不在于衣着华美,而是举手投足间对他人的关照。
有人困惑:性格内向的人能成为翩翩公子吗?其实苏州评弹艺术家周先生给出了答案。他在台上抚弦轻唱时气定神闲,台下接受采访时却常腼腆微笑,这种反差反而更显真实可爱。可见关键不在于外向程度,而是待人接物时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
观察都市咖啡馆里的年轻人们,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安静读书的男生,往往比大声谈笑的更吸引目光。或许因为当手机占据太多注意力时,能专注享受纸质书墨香的人,自带种超越时代的翩翩气质。这提醒我们,当代的“翩翩”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在浮躁中保持沉静,或许就是新的优雅。
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我认为“翩翩公子”的现代价值在于平衡之道。既不必完全复刻古人的宽袍大袖,也不能只顾效率失了温度。就像水墨画讲究留白,待人处事同样需要拿捏分寸。那些能在雷厉风行的工作节奏中,依然记得为同事扶门的年轻人,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翩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