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yáng gōng zǐ
成语解释: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高阳公子休闲过,不比寻常卖酒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繁体字形:高陽公子
英文翻译:Gaoyang childe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提到“高阳公子”,许多人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最初出自《左传》,指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子反,因封地高阳而被称为“高阳公”。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出身高贵却行为放纵的富家子弟,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就被比作“高阳酒徒”。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怎么用这个词?举个现代例子更直观。比如“老张的儿子开着限量跑车在市中心飙车,活脱脱一个当代高阳公子”。这里既点明了家境优渥,又暗含对轻浮行为的批评,比直说“纨绔子弟”更有文化韵味。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其实自带反差感。明明顶着“公子”的雅号,实际行为却荒唐可笑。这种矛盾感恰是其魅力所在。就像我们常说的“捧得越高摔得越狠”,高阳公子的故事提醒我们:身份光环不能代替个人修养。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比如某些“星二代”挥霍家产闹绯闻,或是职场中依仗关系却不干实事的空降兵,都可以看作现代版高阳公子。但需注意,使用时要避免刻板印象——不是所有富家子弟都如此,重点在于行为与身份的不匹配。
如何避免成为他人眼中的“高阳公子”?关键在把握分寸感。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的曲筱绡,虽然家境显赫,但努力经营事业,这样的“富二代”反而赢得观众好感。可见,真正决定评价的不是出身,而是个人选择与作为。
下次遇到类似现象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像面镜子,既照见古今不变的人性弱点,也提醒我们:优越的条件从来不是原罪,如何善用才是永恒课题。与其纠结标签,不如专注行动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