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 shǒu wéi yún
成语解释: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成语出处: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
繁体字形:飜手為雲
英文翻译:Turn your hand to the cloud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翻手为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手掌一翻就能聚起云朵”,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手段高明、掌控力强,甚至能轻易改变局势。比如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例子:“李总不愧是行业老手,公司项目眼看要黄了,他竟能在会上三言两语说服投资人追加预算,真是翻手为云。”这种场景下,成语既突出了人物的能力,也暗含了局势变化的戏剧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用“云”来比喻这种能力?云朵本身飘忽不定、形态多变,正贴合了“局势被轻易改变”的核心意象。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一顿饭的功夫就解除了将领的威胁,这种举重若轻的姿态,不正是“翻手为云”的生动写照?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业主群里,原本大家因为物业费涨价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有位退休教师整理出周边五个小区的收费对比表,又联系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三天后物业主动撤回方案。邻居们纷纷感叹:“张老师这一招,简直是翻手为云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正面场景吗?其实不然。它本身是中性词,重点在“掌控力”而非善恶。比如小说里写反派角色:“王老板表面上答应合作,背地却通过操纵舆论让对手陷入丑闻,这般翻手为云的手段,看得人脊背发凉。”这里既点出了人物的精明,也暗示了其手段的阴暗面。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信息时代的权力博弈。比如自媒体大V用一条短视频引爆全网话题,或是科技巨头通过算法悄然改变用户习惯——这些现代版的“翻手为云”,其实都在提醒我们:所谓“掌控力”,本质是对复杂关系的精准把握。就像放风筝,线攥得再紧,也得读懂风向才行。
最后值得注意,这个成语常和“覆手为雨”连用,形成更完整的意象。但单独使用时,“翻手为云”更侧重主动出击、创造变化的过程。下次看到有人轻松化解危机,或是四两拨千斤地扭转局面,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既传神,又带点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