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老馬識途

英文翻译: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老马识途的意思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途:1.道路:路途。旅途。长途。道听途说。半途而废。用途。2.姓。

成语评论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老马认得走过的路”,但它的核心想表达什么呢?其实它讲的是经验的重要性。比如公司里有个老员工,虽然学历不高,但遇到项目卡壳时,他总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直觉”背后,其实是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在起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导航软件都能实时更新路况,老经验还有价值吗?”去年我带团队去云南考察,当地向导的手机突然没信号,结果他凭着对山路的记忆,带我们绕过了塌方路段。这让我意识到,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类经验的“校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家楼下修了二十年的王师傅,听发动机声音就能判断故障;我外婆腌的泡菜总比别人香,她说这是“手知道该放多少盐”。这些看似玄乎的本事,其实是时间沉淀出的智慧。

不过要注意的是,“老马”的智慧不等于固步自封。有次我看到老渔民教年轻人用声呐找鱼群,他说:“机器能告诉你哪里有鱼,但什么时候收网,还得看海鸟飞的方向。”这种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识途”。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辩证性。就像学画画要先临摹再创作,人生路上既要相信导航的精准,也要懂得在某些时候关掉手机,听听内心那个“老马”的声音。毕竟,有些路标是刻在骨子里的,而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日积月累的脚印中。

老马识途的造句

  1. 造句 一个好的人才结构,应由“老马识途”的“老”、“中流砥柱”的“中”和“初生牛犊”的“青”三部分组成,唯有如此,才能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2. 造句 工作中老马识途之人的指导必不可少。
  3. 造句 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4. 造句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5. 造句 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6. 造句 通过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让我感觉到自己像老马识途,又重新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7. 造句 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旅游理当由你作导游。
  8. 造句 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9. 造句 父母们对我的烦恼非常了解,真是老马识途。
  10. 造句 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国庆节回家时,要不是我老马识途,一定会费一番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