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ěr hòu fē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驰驱迅速
成语出处:《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速度快
繁体字形:耳后風生
英文翻译:Postauricular wind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哎哟,你别说,"耳后风生"这成语乍一听还挺有意思的!它原本是形容人跑得特别快,快到耳边都能生出风来,像武侠小说里的轻功高手似的。不过话说回来,这词儿现在还能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哈——小明在运动会上冲刺时,"只见他耳后风生,一眨眼就把对手甩开五米远",你看,画面感这不就出来了嘛!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那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跑步吗?" 嘿,问得好!其实啊,只要是形容动作快得像带起一阵风,都能用。比方说快递小哥赶着送货,"他骑着电动车耳后风生地穿过大街小巷",是不是特别贴切?不过要注意哦,要是形容乌龟爬行,那可就闹笑话啦!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咱们要学这些"老古董"成语呢?依我看啊,这些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高级灰,能让咱们说话更有层次感。就拿开会举例吧,说同事"发言时思路清晰,语速快得耳后风生",可比干巴巴说"说话快"生动多啦!
还有人会好奇:"现在都用'风驰电掣','耳后风生'会不会过时?" 要我说啊,就像牛仔裤配汉服能混搭出新花样,老成语用在新场景反而更有味道。比如形容程序员敲代码,来句"他十指翻飞,键盘声伴着耳后风生的手速",这不比说"打字快"酷炫十倍?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趣事,上周看见外卖小哥在暴雨里骑车,那速度真是绝了!当时就想,这场景用"他顶着大雨耳后风生,保温箱里的汤居然一滴没洒"来形容,简直再合适不过。所以说嘛,老词儿用得好,生活处处是素材!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成语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最重要。下次遇到需要表现速度与激情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自带BGM的成语,保管让人眼前一亮。记住咯,语言这玩意儿,玩得转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