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ēn wàng yì
成语解释:见“负恩背义”。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繁体字形:負恩忘義
英文翻译:Ingratitude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哎,说到“负恩忘义”这成语,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老张年轻时候穷得揭不开锅,邻居老王天天给他送米送面。结果后来老张发达了,老王生病找他借钱,他愣是一毛不拔。这不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吗?
等等,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人会干这种忘恩负义的事儿呢?”说白了,这事儿跟人性弱点脱不开关系。有些人把别人的帮助当空气,觉得“成功全靠自己本事”,时间一长连感恩的心都磨没了。你懂的,就像吃糖吃多了反而尝不出甜味。
再举个历史段子,战国时晋国大夫豫让的故事就特别打脸。他为了给智伯报仇,又是吞炭毁容又是装乞丐,这跟那些得了好处就翻脸的人简直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古往今来,“知恩图报”和“负恩忘义”就像硬币的两面,永远在人性里较劲。
话说回来,怎么避免变成白眼狼呢?个人觉得关键得学会“记账式感恩”。不是说要把人情当买卖,而是心里得有个小本本,记得谁在雨天给你撑过伞。就像我妈常念叨的:“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话糙理不糙啊。
依我看呐,现在社会节奏快得像高铁,但咱不能把恩情也甩在站台上。下次遇到帮过你的人,别光想着“以后有机会再说”,整点实在的——哪怕发个消息说声谢谢,也比假装失忆强。毕竟这年头,暖心的情义可比冷冰冰的利益金贵多了。
最后再唠句掏心窝的话:人生在世,谁还没几个雪中送炭的贵人?记着别人的好,自己心里也敞亮。别等哪天落了难才想起,当年那个给你递火把的人,早被你亲手推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