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ò
  • luàn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 zuò luàn wéi

成语解释: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决不可戏而不戏,胡作乱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任意做坏事

繁体字形:胡作亂為

英文翻译:play the gangster

胡作乱为的意思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评论

胡作乱为”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描述一个毫无章法、随心所欲的人?比如有人开车时无视交通规则,随意变道、闯红灯,不仅让自己陷入危险,还可能连累他人。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胡作乱为”——缺乏对规则的尊重,只顾自己方便。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胡作乱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社会需要秩序。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人都随意插队、破坏公共设施,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混乱和无序会让每个人的利益受损。比如一家公司里,若员工不按流程工作,随意修改数据,轻则项目延期,重则导致公司信誉崩塌。

再举个历史中的例子。明朝的宦官专权时期,某些掌权者滥用职权、欺压百姓,最终引发民愤,加速了王朝的衰落。这告诉我们,胡作乱为的代价往往远超个人想象,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群体。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观点:规则的存在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护自由。就像足球比赛必须有边界线和裁判,球员才能安全且公平地竞技。生活中,遵守规则反而能让我们更高效地达成目标。与其盲目“打破框架”,不如先理解框架为何存在。

如何避免胡作乱为?我的建议是:在做决定前多问一句“这对他人有什么影响”。比如疫情期间,有人隐瞒行程导致病毒扩散,这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而主动配合防疫的人,看似“被约束”,实则是在为整个社会的安全让渡一部分自由——这种权衡恰恰是成熟的体现。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网络中的节点。胡作乱为就像随意剪断连接线,短期看似乎“省事”,但长期必然导致系统崩溃。用踏实的行动代替投机取巧,用合作思维代替个人主义,或许才是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胡作乱为的造句

  1. 造句 他的胡作乱为将对他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 造句 久而久之,血魔也就习惯了,任他胡作乱为,早就准备为他随时擦屁股了。
  3. 造句 “参议院要夺都督的权,不行,不行!他们胡作乱为,应即先行取消参议院。
  4. 造句 帖子一出立刻引发当地网民的热议,不少网民跟帖推波助澜,网民们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官员搞形式主义,胡作乱为。
  5. 造句 首先,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
  6. 造句 “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
  7. 造句 贴子一出立刻引发当地网民的热议,不少网民跟帖推波助澜,网民们及乎一边倒的指责官员搞形式主义,胡作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