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ò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 zuò hú wéi

成语解释: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洪深《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任意做坏事

繁体字形:胡作胡為

英文翻译:play the gangster

胡作胡为的意思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评论

生活中,"胡作胡为"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不顾后果的莽撞行为。比如邻居老张擅自砍掉小区公共绿化带的树木建车位,结果被物业罚款并要求复原。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公共环境,还容易引发邻里矛盾——为什么人们明知故犯呢?或许是因为心存侥幸,或是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判断力。

电视剧《大江大河》里有段经典情节:雷东宝为快速推进村办企业,强行征用村民土地。这种看似"为大家好"的胡作非为,最终导致信任危机。动机正确就能不顾规则吗?现实中很多矛盾恰恰源于"好心办坏事",提醒我们做事既要看目标,也要讲究方法。

我曾在超市目睹过这样的场景:家长放任孩子把货架上的零食当积木玩,包装袋散落满地却视若无睹。放任和纵容算不算胡作胡为从教育角度看,这种默许比主动破坏更值得警惕,它传递的错误价值观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准则。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现象。前同事小王为赶项目进度,跳过测试环节直接上线新系统,结果导致服务器瘫痪。这让我想到效率与规范的平衡点在哪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容易让人忽略程序正义,但任何行业的良性发展都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

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胡作胡为往往伴随三个特征:以自我为中心、轻视潜在风险、缺乏换位思考。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行为模式也像面镜子,提醒我们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同时培养个人的责任意识——毕竟,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与担当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