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ò
  • fēi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 zuò fēi wéi

成语解释: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

繁体字形:胡作非為

英文翻译:play the gangster

胡作非为的意思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评论

胡作非为”这个词,字面上听起来像是一个人胡乱行动、不讲规矩,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更严重。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胡作非为和普通犯错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明知故犯”和“不顾后果”。比如某公司高管利用职权挪用公款,给员工发不出工资,还强行掩盖真相,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胡作非为——不仅破坏了规则,还伤害了他人的利益。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偷偷拿父母的积蓄买游戏装备,被发现后还撒谎说钱被偷了。有人可能会疑惑:“孩子犯错也算胡作非为吗?”其实,胡作非为无关年龄,而在于是否刻意践踏底线。小明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调皮”的范畴,因为他明知偷钱和撒谎是错的,却为了私欲故意为之。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历史故事。商纣王为了享乐建造酒池肉林,甚至用酷刑镇压反对者。有人问:“为什么掌权者更容易胡作非为?”答案很简单:缺乏制约的权力就像脱缰的野马。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逃避责任时,往往更容易突破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不过,胡作非为真的能永远逍遥法外吗?电视剧里常见的情节是反派最终被揭发,现实中也是如此。比如某网红靠造假流量一夜爆红,但不过半年就被平台封禁。这让我想到一个观点:胡作非为的本质是短视行为,它或许能带来一时利益,但长期来看必然付出更大代价。

有趣的是,人们对“胡作非为”的容忍度正在变化。十年前,某些企业污染环境却不受惩罚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如今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让类似行为大幅减少。这说明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正在压缩胡作非为的生存空间。或许我们应该更乐观地看待:当犯错成本越来越高时,选择守规矩反而成了更“划算”的选择。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发现朋友正在胡作非为,是该当面揭穿还是默默疏远?我的建议是,先判断对方是否还有悔改的可能。就像古人说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若屡教不改,及时划清界限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胡作非为的造句

  1. 造句 崔华是个很安分的人,从不胡作非为。
  2. 造句 在故事中,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胡作非为。
  3. 造句 凡事都要按规矩办,不能胡作非为。
  4. 造句 对于他的胡作非为,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5. 造句 有史以来,每当自由企业胡作非为之际,监管往往会受到青睐。
  6. 造句 像这样胡作非为的人,怎可对他忍气吞声?
  7. 造句 襄理的位置,正如明朝的太监,可以依靠权势,胡作非为,而受害的不是他,是学校。
  8. 造句 这孩儿虽然不肖,胡作非为,其实我爱他胜过自己性命。若有人要伤害于他,我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周全。
  9. 造句 他仗着家里有权有势,就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10. 造句 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

"胡作非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