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i mài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关系密切
繁体字形:脉脉相通
英文翻译:close
脉:[mài]1.血管:动脉。静脉。2.脉搏:切脉。3.植物叶子上的筋络:平行脉。网状脉。4.连贯分布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山脉。矿脉。[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温情脉。
脉:[mài]1.血管:动脉。静脉。2.脉搏:切脉。3.植物叶子上的筋络:平行脉。网状脉。4.连贯分布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山脉。矿脉。[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温情脉。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脉脉相通”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血脉一样相互连通,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心意相通、情感交融的状态。比如,老张和老李是多年的邻居,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每次社区组织活动,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想说什么——这就是典型的“脉脉相通”。他们之间的默契,不是靠语言堆砌出来的,而是长期相处中自然形成的信任。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吗?其实,所谓的“脉脉相通”,更多是共同经历积累的结果。就像同事小王和小陈,每次开会讨论方案,小王刚提出前半句,小陈就能接上后半句。这种配合度,其实是两人熬夜改过十几次PPT、被甲方反复折腾后磨出来的“生存技能”。
生活中最动人的“脉脉相通”,往往发生在最普通的地方。小区门口卖早点的阿姨,从来不用问就知道你要豆浆加几分糖;常去的理发店师傅,剪刀起落间就修出你想要的发型。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里,藏着现代社会中难能可贵的情感联结。
我始终认为,数字时代更需要“脉脉相通”的能力。当大家都在忙着刷手机、发消息时,能读懂家人欲言又止的担忧,能感知朋友强颜欢笑背后的疲惫,这种超越言语的理解,才是对抗孤独感的良药。就像上周暴雨天,外卖小哥打电话说餐盒可能被淋湿,还没等我开口,他就主动说:“我给您套了三层塑料袋”——这种提前想到对方需求的举动,比任何客套话都温暖。
培养“脉脉相通”的秘诀,或许在于放下手机多抬头。观察伴侣摆餐具时轻快的脚步,注意父母看电视时突然的沉默,捕捉孩子做作业时咬着笔头的表情。当我们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那些流淌在生活细节里的情感脉络,就会像春天的溪水一样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