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liáng
  • nián
  • sh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liáng nián shǎo

成语解释: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有钱人家的子弟

繁体字形:膏粱年少

英文翻译:Young sorghum

膏粱年少的意思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粱:1.高粱。2.古指品种特别好的谷子。3.精美的主食:膏粱。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成语评论

膏粱年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直白。“膏粱”是肥肉和精米,代指富贵人家的吃穿用度;“年少”就是年轻人。合起来就是说那些从小在锦衣玉食里泡大的公子哥儿。比如:“他虽是膏粱年少出身,却主动去山区支教,用行动打破了人们对富二代的偏见。”你看,这个例子是不是既点明了家庭背景,又展现了人物的反差?

有人可能会问:“用这个成语是不是在贬低有钱人家的孩子?”其实不然。成语本身不带褒贬,关键看语境。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总爱炫耀新买的跑车,开会时却提不出实际方案,老板私下嘀咕:“到底是膏粱年少,吃穿讲究,做事却浮在面上。”这里就带了些批评的意味;但换个场景,如果写某位年轻企业家“虽是膏粱年少,却能精准捕捉市场痛点”,反而成了褒奖。

我常想,物质优渥本身不是错,就像游戏里的新手装备比别人好,关键看你怎么用这些资源。认识个朋友,家里做房地产的,大学期间就拿着家里给的启动资金做潮牌,现在线上线下做得风生水起。他说:“别人只看见我起点高,没看见我凌晨三点在仓库理货的样子。”这或许就是“膏粱年少”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用好手里的筹码,而不是躺在筹码上睡觉。

现代社会中,“膏粱”的定义其实在变化。过去可能指代真金白银,现在也可能是教育资源、人脉关系这些隐形财富。比如有个00后博主,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从小在书房泡大,现在做知识科普条理清晰,网友戏称“这才是新时代的膏粱年少”。这种演变让我们看到,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能随着时代焕发新意。

下次遇到这个成语,不妨多问一句:故事里的年轻人是在挥霍先天优势,还是在把优势转化为更大的价值?就像同一块好木料,有人把它当柴火烧,有人却能雕出传世作品。生活环境或许决定起点,但往哪儿走,终究要看个人的选择与坚持。